近日,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全省高校党建“双创”项目验收通过名单,经创建单位自查总结、专家审核和实地核验、公示等程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党委“丽院石榴红”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项目顺利通过第二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验收。
自2021年12月入选培育创建单位以来,民族学院(人文学院)党委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聚焦“五个到位”建设要求,将双创目标内化于心,探索构建“一三七”建设机制;将双创工作外化于行,用沉浸式行动计划构建“三三制”引领模式;以“七大工程”为抓手,形成良性循环,彰显学院发展飞轮效应,激发学院发展内生动力,汇聚学院发展特色优势,夯实学院高速发展坚固根基。以充分激发办学活力与内生动力为着力点,聚力锻造党建统领、整体智治、一贯到底、闭环高效体系,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圆满完成了建设期目标和任务。
一.画好“一个同心圆”,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立德树人初心使命
中心层把握一为同心:坚守一颗红心,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心一意谋发展。
民族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通过“红耀民院”小切口,抓院促系打造核心动力,向专家、师生借力汇聚发展势能,服务“红耀绿谷”大规划。立足“民族学院”这一特色学院,通过品牌、阵地、载体、网络,形成“丽院石榴红”系列党建品牌。各支部积极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建立“石榴红”工作驿站,精心打造院训、院歌、学院清廉之歌等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文化标识。民族学院(人文学院)党委2022年荣获“丽水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在2021、2022年学校党建工作考核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学院班子在2021、2022年学校中层班子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
图1:丽院石榴别样红
二.打好“三为共信牌”,塑造变革型组织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逻辑层把握三为共信:探索“三融三凸三服务”的党建引领机制,引入“三关三导三赋能”的师资发展培养模式,激发“三创三比三赶超”的学院发展动力,不断振奋持续发展信心。
民族学院(人文学院)党委牢牢把握机制体制创新,促进党建工作提档升级和持续发展。围绕领导核心和中心工作,探索构建“三融”(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党建与社会服务融合)“三凸”(凸显以上率下,凸显党员带动,凸显融入日常)“三服务”(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的党建引领模式,扎实有效做好“三关”(把牢思想关,抓好教学关,强化学术关)“三导”(政治上引导,业务上指导,感情上疏导)“三赋能”(赋能思想更加坚定,赋能行动更加有效,赋能保障更加安心)的师资发展培养模式,大力激发“三创”(创先锋模范队伍,创品牌服务团队,创幸福发展学院)“三比”(比师德师风品行,比立德树人业绩,比党员奉献意识)“三赶超”(赶超省内一流学科,赶超华东一流专业,赶超国内一流课程)的学院发展动力,为党建工作推进提供强力的制度保障。学院1人获“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获丽水市微型党课比赛特等奖1项,2021、2022年获校级党建创新一等奖2项。典型案例“‘三为二结合’助推民族学院内涵发展”入围丽水市机关党建“实招妙招”擂台赛暨党建联建创新项目决赛。
图2:与省教育厅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三.唱响“七为合能曲”,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凝聚党建工作澎湃合力
工作层把握七为合能:通过“七大工程”的双创工作抓手,真正实现“三学四促”的工作目标,充分聚合发展动能。
民族学院(人文学院)党委紧紧围绕标杆院系的创建目标,积极落实学校党委的创建要求,以“先锋工程、关爱工程、文化工程、活力工程、品牌工程、廉政工程、平安工程”七大建设工程为具体工作抓手,细致、系统推进各项党建工作,成效显著。通过“理论伟力”“点赞民院”等活动,深入筑造先锋工程;通过“三为”服务活动,深入打造关爱工程;通过“润心”“启智”等项目,深入改造文化工程;通过“学生党员活力指数提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义务劳动日’”项目等,深入营造活力工程;通过“一支部一特色”实践活动,深入塑造品牌工程;通过“守初心·固信念”“担使命·砥砺品格”等活动,深入锻造廉政工程;通过“零诈骗”和“疫战到底”等活动,深入缔造平安工程。学院深化基层党建绩效管理,创新“六必查六警示”机制,将党建工作实绩列入支部考核内容,全力推动支部建设落细落小、有形有效。2021、2022年,未发生重大舆情事件,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两年,成功创建“零诈骗”学院。
图3:教授博士团队深入地方、企业调研,提供智力支持
四.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实现党务与业务“双一流”
民族学院党委锚定更高发展目标,全面领航学院各项工作,学习工作生活在学院的21个民族1200余名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齐力足,在学院党委的引领下,拼搏实干,争先图强,实现党务和业务工作“双一流”。
学院获批“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荣获“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先进单位”“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等荣誉。2021年获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入围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1项。2021、2022年,获立省部级以上课题29项,获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课题立项1项,实现全市社科类省重大课题零的突破。
图4: 吴市长点赞民族学院办学成效
通过验收既是对以往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极大鞭策。下一步,民族学院(人文学院)党委将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高校党建“四个融合”的建设要求,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将党建工作全面融入师生发展全过程,聚焦师生的成长、生涯、价值、尊重需求,实施四大计划,努力将学院党建工作的优势转换为保障师生高质量成长的胜势。向建设政治“三力”更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推动发展作用发挥更好、攻坚克难的作风更硬、政治生态建设更优的“五更”型标杆院系目标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