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信息
知行合一探教学,师生共话育人心——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举办见习总结活动
内容来源:民族学院(人文学院)责任编辑:吴衍乐/文 敖若洵、蒋琳/图发布时间:2025-04-28

   近日,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各班陆续召开为期两周的语文教学见习总结班会。此次见习活动覆盖全年级学生,通过深入一线课堂观摩、参与教学设计与班级管理,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提升教学技能,为未来职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教学有法:课堂设计与方法创新

   见习期间,学生们重点关注了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232班学生以《紫藤萝瀑布》课堂为例,教师通过朗读互动与风格评点激发学生兴趣;在文言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中,角色扮演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情感。多名见习生表示,此类实践让他们意识到,课堂教学需兼顾知识传递与形式创新,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育人有情:人文关怀与德育渗透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浸润。各班同学不约而同提及教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面对作业中反复出现的待完善之处,教师始终以耐心与热忱多次细致指导。对“学习能力略有缺憾但态度认真”的学生,教师始终秉持“不放弃”的信念。正如234班学生的见习总结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唯有以爱为基,方能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双重丰收。


  

管理有方:班级规范与因材施教

   班级管理是见习的另一重点。针对课堂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教师采取个性化提醒方式;作业批改中引入“分层评价”,试卷分析强调“取长补短”。中文231班见习生分享:“差异化管理不仅规范了行为,更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这对我未来的职业规划很有启发。”

成长有悟:身份转变与自我提升

   通过批改作业、模拟授课等实践,学生们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教育者的身份转换。身份的转变,让学生们从聚焦于自身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转为精准把握知识体系中的核心难点及预判学习者可能存在的认知盲区。中文233班学生在总结中分享道:“见习让我意识到,教师需同时关注知识传授与细节把控,比如字迹工整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次见习活动让学生们在真实课堂中检验理论,于师生互动中锤炼本领。未来,他们将以此次总结为起点,继续探索教学之“法”、深植育人之“情”、精研管理之“方”,在成为新时代优秀语文教师的道路上砥砺深耕,履践致远。



一审:章青雅;二审:陈缪;三审: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