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人文学院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资助育人心连心” 资助育人特色活动
内容来源:人文学院责任编辑:金芯伊/文发布时间:2025-05-19

近日,人文学院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资助育人心连心”主题,开展“感恩、诚信、励志”三大主题活动,旨在以民族文化浸润资助育人工作,构建“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教育循环,推动学生在多元民族文化熏陶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

诚信故事汇民族精神融校园

4月13日“草原上的诺言”诚信故事分享温情呈现。学生分组演绎蒙古族“信义安达”、藏族“雪域诺言”等民族诚信典故,结合“寻找身边信义安达”行动,分享“食堂阿姨十年保管失物”等12个校园诚信故事,以“讲演结合”形式展现各民族诚信文化共通性。活动通过挖掘身边小事,将民族传统美德与日常校园生活链接,筑牢诚信教育根基。

 


非遗手作寄感恩,针线传情润心田

非遗文化体验成为感恩教育新载体。4月26日,“千针万线绣真情”感恩手作展拉开帷幕。学生沉浸式学习苗族刺绣、壮族织锦等技艺,创作30余件融入院训、资助元素的作品,感恩寄语这些心意之作亮相“感恩长廊”,并在线上同步参与票选。非遗体验与感恩教育的创造性结合不仅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成为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流动课堂”也让资助工作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粮仓

 


榜样引领砺青春,雪莲精神催奋进

5月11日以雪莲花的坚韧为精神符号,“雪莲花・励志魂”榜样分享会顺利开展。活动邀请三位不同领域的优秀资助生代表分享学习经验传递成长力量。现场既有康奈尔笔记法等实用学习技巧分享,也有支教经历的深情讲述,更设置雪莲花目标计划实践环节,通过后续跟踪指导机制,确保励志教育形成长效影响。

 


活动“文化浸润、故事感染、榜样带动”层层递进,民族文化为纽带,将资助育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实现“被动受助”“主动成长”的转型升级。学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学院特色+实践育人”模式,让资助工作不仅成为解困帮扶的“暖心工程”,更成为培育时代新人勇于担当、敢于奋斗“铸魂工程”。

 

【一审:丁黎思 二审:陈瑜 三审:刘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