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6月23日至30日,丽水学院人文学院“松柏翠 铁血铸丽水”抗战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于丽水市莲都区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由中文系讲师王菲指导,中文242班学生聂胜龙担任负责人,共11名成员参与本次实践。
此次实践活动以抗战文化为主线,以革命遗址为载体,通过参观纪念馆、祭奠英烈、寻访民间口述历史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在追寻红色记忆中增强历史责任感,在躬身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6月23日,实践团一行来到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展馆中的实物资料和珍贵图片勾勒出峥嵘岁月中的英勇事迹,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团队深入了解了浙西南地区在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同学们不时驻足凝望,认真记录,在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中感悟革命先辈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团队成员齐妍惜在实践日志中写道:“历史不是尘封的记忆,它是一盏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6月25日,队员们前往万象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举行纪念仪式。团队成员统一着装,依次向纪念碑敬献花篮、鞠躬默哀,并在碑前重温入团誓词。简单庄严的仪式既表达了对英烈的缅怀,也深化了每位同学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与敬仰。仪式结束后,成员们围坐讨论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今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6月27日,实践团走进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实地探访党的早期革命活动遗迹。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大家感受党的初心使命,领悟党的制度优势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同学们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立场,进一步增强了对党的领导的认同感。
6月29日,实践团深入莲都区革命老区周边乡村展开实地调研。团队成员走访多位当地年长村民,认真倾听他们讲述自己亲历或家族中流传的抗战故事,并对这些饱含年代痕迹的口述片段进行影像记录。王程阳负责全程拍摄,团队还录制了相关短视频素材,计划用于后续宣传。“我们不是在‘采访’,我们是在倾听一个个被尘封的历史回声。”视频剪辑员阮明光感慨道。通过此次走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间记忆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价值。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洗礼,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教育课。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学习、亲身体验和深入交流,增强了对抗战精神的理解与传承意识,提升了团队协作和社会调研能力。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松柏翠 铁血铸丽水”,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信念的传承。人文学院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践感悟信仰,在红色大地上书写下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
【一审:丁黎思 二审:陈瑜 三审:刘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