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两山”理念的生态密码,推进“茭鸭共生”系统的保护与发展工作,6月23日,丽水学院人文学院“茭鸭共生”实践团走进缙云县水口村“茭鸭共生”生态实践基地,展开实地调研。
为亲身体验这一模式,团队深入水口村“茭鸭共生”试验田培育基地,亲手采摘茭白,直观感受到“茭白-麻鸭套养”模式的独特之处:麻鸭的粪便为茭白提供了天然肥料,而茭白的茂盛生长又为麻鸭创造了遮阴避暑的环境,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除田间体验外,团队成员还与多位正在田间休息的农户进行了交流。“以前单一种植茭白时,病虫害虫多,农药成本高;现在套养麻鸭后,鸭子能吃掉害虫,减少了农药使用,增加了经济收入。”一位农户的反馈让调研团深切感受到,这一模式既是生态农业的创新实践,也堪称乡村振兴战略下绿色发展的鲜活样本。
带着实地考察的收获,调研团与水口村主任展开进一步访谈。探讨中,团队了解到,该模式虽然在生态效益方面表现突出,但在技术标准化推广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针对技术推广难题,团队计划联合农业专家,整理编写通俗易懂的“茭鸭共生”操作手册,并组织面向农户的技术培训。在品牌和市场方面,团队正着手利用新媒体平台策划宣传内容,设计品牌传播方案,并尝试对接潜在电商或生态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提升产品认知度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初步构想和行动,为后续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切实探索。
为实现“茭鸭共生”模式永续发展蓝图,团队将持续跟踪该模式的发展动态,利用新媒体积极支持与推广这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让茭田里的鸭鸣唤起更多人对生态农业的关注,共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篇章。
【一审:丁黎思 二审:陈瑜 三审:刘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