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暑期社会实践 | 融情筑梦传文脉,侨心共绘浙里美 ——暑期实践团队于青田深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内容来源:人文学院责任编辑:孙建瑶发布时间:2025-08-13

为更好感受侨乡文化底蕴,促进文化认知与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19日至620日,“青韵侨踪非遗行”实践团走进丽水市青田县,以青春行动解码侨乡文化密码。

实践初期,团队通过发放线上问卷,收集不同年龄、职业的群体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经分析发现75%的群众了解一些常见非遗文化遗产,超过半数的人主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获取非遗文化的信息。基于此,团队决定通过社交媒体宣传青田石雕,将非遗石雕文化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这些发现不仅使团队成员明确了群众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现状,更为后续更精准地推动文化传播提供了依据。

结合前期网络问卷的调研结果,团队决定前往博物馆,深入触摸青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载体与历史脉络。619午,实践团抵达青田石雕博物馆。“原石与巧思”展区,一块灰黑色封门青石的解说牌上“依石赋形、因色取巧”的工艺注解,使成员们直观领悟到青田石雕“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通过与讲解员的深入交流,成员们了解了众多作品背后的故事。此次实地探访,不仅让成员们领略了石雕的工艺之美,更使他们深切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深厚侨乡情怀与文化根脉。

日下午,团队成员们进华侨陈列馆,依次参观了“离乡闯荡”“异国打拼”“情系故土”等主题专区,并与馆内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深入了解青田华侨文化的历史和传承。此外,成员们开展了采访与讨论活动,围绕丽水学院学生对华侨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其对华侨拼搏精神的看法进行调研。这一系列工作不仅有助于团队成员更深刻地理解青田华侨“敢闯敢拼,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更为后续开展华侨文化进校园、精神传承推广等活动奠定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620日,团队成员走进特色手工艺坊,开启非遗体验之旅。在匠人的指导下,团队学习并实践了将苏绣与银饰相结合的冰箱贴制作技艺。成员们不仅亲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苏绣银饰冰箱贴,更在匠人的讲解中深刻领悟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既是技艺的延续,也孕育着文化创意的新生。通过非遗与手工的巧妙结合,文化得以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文化传承也因此焕发新意、深入人心。团队成员也因此为后续探索非遗活化与推广模式,积累了扎实的思路与借鉴。

此次暑期实践通过实地参观与亲身体验,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绝非抽象概念,而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鲜活根基。未来,成员们将以实践见闻为动力,积极借助社交媒体平台,通过采访调查等形式,传播青田华侨的家国情怀与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为地方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一审:丁黎思 二审:陈瑜 三审:刘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