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赋能乡村振兴:我院文化工程服务团赴丽水三地开展专题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30       内容来源:人文学院        阅读人数:10      责任编辑:黄罗家

8月26日至29日,我院“数字人文赋能文化工程建设服务团”深入松阳、遂昌、缙云三地,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此次调研以“数字技术+人文智慧”双轮驱动为核心,聚焦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旨在探索文化资源转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浙江实践路径,为新时代文化丽水建设提供学术支撑与实践方案。

松阳:产业升级与数字赋能的鲜活样本

在松阳县叶村乡,调研团实地走访食用菌产业基地、松阳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及上上德胜集团。数字产业已深入农产品种植、电商标准化运营、品牌IP打造等具体环节。例如,松阳电商中心运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推动菌菇产品提升溢价。此外,膳垄村“艺术乡村”成功吸引年轻群体回流,为传统村落活化提供新思路。

 


遂昌:古村保护与非遗数字化的深度融合

西畈乡鱼鳞坝、举淤口版画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打造出青年人喜闻乐见的休息空间,资源创新融合过程仍需数字档案支撑。黄沙腰镇李家大屋、李氏宗祠等古建筑群中,需要加强人物故事、建筑形制、雕花装饰等的整理挖掘,并建立数字档案,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在湖山乡,此声科技、青初文化、星引传媒等企业展示的数字非遗传承项目,引发团队对“文化IP数字化开发”的深度思考。

 


缙云:生态教育与智能制造的协同探索

千鹦鸟舍的生态教育基地、万维机械的智能制造车间,展现了文化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绿色转型的创新实践。交流中,团队特别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潜力,提出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的设想。

 


调研期间与当地统战部、宣传部、乡镇负责人及文化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围绕“共富工坊、教育实践、文化发展”建设、技能人才培育、数字技术应用等议题展开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群众增收为目标,通过数字人文技术重构文化生产体系,推动文化资源向资产、资本的创造性转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驱动发展”的学院方案。此次调研为后续开展校地合作、构建文化工程数字化服务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审:黄罗家;二校:林楠;三审:余厚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