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师范技能 涵育未来师魂——汉语言文学(师范)举办劳动实践周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6-26       内容来源:人文学院        阅读人数:12      责任编辑:陈雨田/文 敖若洵/图

为强化师范生专业技能,提升未来教师职业素养,丽水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于近期开展了劳动实践周活动。本次活动以“理论+实践”为框架,融合前沿教学理念学习、板书书写训练、课堂实践观摩与模拟课堂微课竞赛等核心环节,助力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全面提升师范职业技能。202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全体学生及部分2022级学生积极参与了本次实践活动

开营启程:锚定实践目标

活动伊始,中文系系主任林妹老师明确了本次劳动实践周的任务与意义。她强调,活动内容紧密围绕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培养需求,精心设计了多项提升语文教学能力与教师综合素养的实践环节。周老师还要求同学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观摩优秀教学案例、熟悉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为实践周的深入学习和成果展示奠定基础。

理念引领:点亮教育新视野

为了更好开展本次活动,4月13日中文系邀请郑逸农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师范技能训练交流——让自己由外而内的美”的专题讲座。郑老师系统阐释了师范生技能训练的方法体系,从仪表仪态、语言表达等“外在”表现,到教学设计、课堂驾驭等“内在”素养,内容详实,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讲座中,郑老师着重介绍的“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如同一股清风,为同学们打开了新的教育视野。该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通过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它旨在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理念的引入,促使同学们深刻反思未来教学中应有的师生关系与教学模式。

专项实训:精进教学基本功

6月21日至24日,劳动实践周核心技能训练与竞赛环节全面展开。

实训之一:板书书写规范汉字之美

 


作为教师的基本功,规范、美观的板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字的认知。21日至22日,同学们进行了集中的板书书写练习与考核,重点锤炼汉字笔顺的规范性。大家一笔一划认真练习,在笔墨流转间感悟汉字的形体之美与深厚文化底蕴。

实训之二:观摩备课与诗词默写:厚植教学底蕴

6月21日下午,同学们通过观摩名师课堂录像学习先进教学思路,进行备课实操以锻炼教学设计能力,并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积累教学素材。诗词默写环节采用填空、看图写诗等多种形式,全面检验了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掌握程度。

实训之三:试讲演练

6月22日,同学们进行了紧张的试讲练习,将所学理论与方法付诸实践,为后续决赛热身。同日下午,各班班主任组织了微课大赛答疑会,针对同学们在微课设计和比赛中的困惑进行细致指导,助力大家优化作品。

实训之四:微课竞技展露未来师者风采



6月23日,各班级举行了微课大赛初赛。同学们将实践周所学倾注于微课制作与展示中,在竞技中检验学习成果,有效锻炼了语言表达与教学展示能力。

6月24日,微课大赛决赛在6102教室隆重举行。经过班级选拔,来自2023级各班的佼佼者及部分2022级优秀代表同台竞技。决赛现场,选手们充分展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风采,其微课作品构思精巧、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生动诠释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蓬勃的创新活力。



决赛结束后,翟恒兴老师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了专业点评。他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精准指出了需要改进之处,如教学设计的逻辑性、学情把握等。翟老师还特别强调,未来教学要注重把握大单元教学重点,强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体”意识,并分享了其他宝贵的教学经验。

圆满落幕:见证成长蜕变



在随后举行的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活动负责人周老师对本次实践周进行了全面总结。她高度赞扬了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的辛勤付出与丰硕成果,欣喜地指出:“同学们在此次实践中展现出了显著的进步,实现了令人欣慰的成长与蜕变!”实践周在肯定与收获的氛围中圆满落幕,为师范生们的专业成长之路增添了坚实而亮丽的一笔。

 

一审:章青雅;二审:陈缪;三审: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