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丽水学院人文学院深入浙江方言腹地,探寻方言童谣数智传承新路
发布时间:2025-08-08       内容来源:人文学院        阅读人数:10      责任编辑:赵舒逸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浙江方言童谣保护创新发展75日至720日,丽水学院人文学院“探行浙里溯谣韵,云承文脉传乡音”——浙江方言童谣数智传承实践团前往杭州、温州、金华等方言腹地开展调研

调研前期,团队成员分工完成实践准备工作。成员通过查阅浙江省地方文化馆资料地方志文献近十年相关学术论文,整理出各地现存方言童谣的种类、流传区域及历史流变,为调研奠定理论基础。此外,团队明确“方言童谣传承现状”“传播障碍”“创新路径”三大调研方向,将团队成员划分为资料整理组、问卷设计组、采访组,三小组同步推进调研工作,以提高整体实践效率。

实践首站,团队前往温州市苍南县,有幸与《苍南童谣》主编周功清老师进行访谈。周老师详细阐述了苍南童谣编撰工作的困难和思路方式,从标题选取到文本呈现,从方言注音到文末注释,无不考验着编者们的功底。方言童谣既是语言的宝贵财富,更是本土精神文化的。我们要将方言童谣的保护视为首要任务,通过数智技术赋能的方式,激发传统方言童谣的内生活力。周老师如是说。

带着这份触动,710日至20日,团队成员分赴杭州、金华、丽水等方言区博物馆成员们不仅亲身体验了语音识别、数字展示等现代技术在方言保护中的应用积极利用现有材料参与实践部分成员辅助录制了方言童谣的传唱视频,深入幼儿园等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了方言童谣传唱活动丰富了方言童谣的现代传播场景一部分成员着手搜集整理当地丰富的文献资源,将方言童谣的相关文献文本归纳成册为建立“浙江方言童谣活态数据库”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深化调研成果720日,在指导老师的引荐下,团队通过线上会议与温州大学郑薏苡教授展开访谈。作为方言文化研究领域资深学者,郑教授向团队成员分享了自己搜集、整理温州方言童谣的宝贵经验:从搜集记录自身熟悉的方言童谣,到方言区的童谣信息采集,再到比对文献资料的校正,最终探索出方言绘本、童谣、现场剧等新颖传播方式为团队提供新的思路。紧接着,团队根据此前在各地方言区的调研,提出浙江各方言区存在“传承难”“方言童谣濒危”等问题。郑教授对此表示认同“方言保护与儿童接受度存在失衡,许多孩子因缺乏接触场景而逐渐疏离母语文化。”她强调,要打破这一僵局,必须依托数字技术,重构方言童谣的传播生态,让它们在新的场景中焕发生机

历时半个月的深入走访,让团队深切感受到方言童谣作为口传文化的独特价值,也意识到其传承紧迫性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团队表示未来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富有感染力的方言童谣传唱视频,借助数字平台力量广泛传播努力让承载着乡愁记忆的悠悠童谣,重新回到孩子们的口中,在现代社会找到新的回响。

【一审:丁黎思 二审:陈瑜 三审:刘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