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助力残障人士融入社会,同时提升社区居民环保意识,丽水学院人文学院“携手帮扶暖民心,拾绿护巷筑新风”实践团于7月23日至7月30日走进莲都区金潮残疾人之家和灯塔社区,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志愿活动。
7月23日当天,实践团队早早抵达莲都区万象街道金潮“残疾人之家”,向残障群体送去关怀,播撒温暖。活动准备阶段,志愿者们开始发放问卷。在经过一对一、面对面地深度交流后,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残障友人的日常生活和康复需求。这种“调研+陪伴”的模式既能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关怀,同时也确保了调研结果的客观与真实。最终根据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超过80%的残疾人士对生活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且勇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发现也为实践团队后续的精准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前期调研中,团队成员了解到,部分残障人士因行动不便或长期保持同一姿势,易出现肌肉僵硬、疲劳等问题。因此,在手工环节,志愿者们提前备好布料、艾草包、绳子等材料,带领残障友人共同制作艾草锤,期望使用艾草锤可帮助他们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问题。团队成员们耐心示范,手把手指导,残障人士认真学习如何缠绕、捆扎。活动结束后,参与者们手持自制的艾草棒合影留念,现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多位参与活动的残疾人士反馈:“亲手制作艾草棒很有意义,集体协作的过程感到充实。”团队成员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合适的指导和足够的耐心下,残障人士同样具备优秀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除了关注残障群体的精神需求,实践团同样重视社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7月27日,志愿者们将服务重心转向灯塔社区,展开了为期四天的环境提升行动。活动现场,志愿者分为两组展开工作:环境清洁组对社区巷道、绿化带等公共区域进行系统清理,重点清除了烟头、纸屑、塑料瓶等生活垃圾。环保宣传组则通过张贴海报、设点讲解等方式,向居民重点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操作方法。宣传过程中,志愿者们也根据居民关心的环境问题进行了专业的解答。社区居民表示:“志愿者们的讲解很实用,以后会更加注意垃圾分类。”
从“残疾人之家”的助残帮扶到社区环境的综合治理,实践团始终秉持“扶弱济困”“共建美好”的理念,通过科学的调研准确把握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并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精准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深扎社区,为解决残障人士康复需求和社区环境问题贡献一份青年的力量,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一审:丁黎思 二审:陈瑜 三审:刘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