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丽水学院人文学院抗战精神青年传承实践团开展浙西南革命精神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14       内容来源:人文学院        阅读人数:10      责任编辑:王梦兰

为深化对浙西南抗战历史的认知,传承红色基因,7月1日至7月3日,丽水学院人文学院抗战精神青年传承实践团围绕“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育人”三大目标,通过“读、访、走”三位一体的实践形式,在丽水市莲都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1日,团队前往丽水市图书馆开展爱国主义著作研读与讨论活动。成员们先分组阅读浙西南抗战相关经典著作,通过小组讨论、要点梳理与汇报总结,系统梳理浙西南抗战的历史脉络。紧接着,团队成员通过“读原文—谈体会—悟精神”的互动形式从文字中提炼历史细节具象化理解全民抗战、信念坚守等抽象概念,对浙西南革命精神进行深度挖掘,为实地调研筑牢理论基础

次日,实践团走进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内陈列的枪支、军装、电报稿等文物,配合讲解员对红军挺进师建立根据地,军民协同作战等历史事件的讲述,令成员们身临其境。在烈士名录墙前,余个名字的震撼与个家庭的奉献的现实对照,引发成员对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的深刻思考,让团队在沉浸式感受先辈们的铁血过往的同时,实现了从知道历史到理解历史的跨越。

7月3日,成员们转赴抗战时期物资运输与情报传递的“生命线”——括苍古道,近距离接触这段烽火年代团队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徒步探访,沿途可见的战壕遗迹、崎岖山道,和“民兵护粮、群众掩护伤员”等真实故事,逐步还原了先辈在恶劣环境中坚持斗争的场景。行进途中,员通过实地体验与交流讨论,深刻领悟到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抗战精神的内涵。

行程结束后,实践团及时开展历史认知调研活动——成员们通过线上发放《浙西南抗战历史认知与精神传承调查问卷》线下访谈的方式,对纪念馆游客和括苍古道附近居民进行信息采集。团队发现35%的受访者能较为完整地讲述浙西南革命中的典型战斗故事,60%的受访者对革命先辈在括苍古道开展斗争的具体事迹了解甚少;而在深度访谈中,当地居民虽能讲述部分家族先辈参与革命的片段,但缺乏系统梳理与广泛传播。基于此,团队深刻认识到,要让浙西南革命精神更好地传承弘扬,历史教育必须紧密贴合浙西南当地的地域特色,如此才能切实增强革命精神传播的有效性,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并铭记浙西南革命历史与精神。

三天的实践虽短,却在队员们心中种下了传承的种子。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入调研,整理浙西南革命相关资料通过线上自媒体宣传、线下社区宣讲的方式,以青春之力赋能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一审:丁黎思 二审:陈瑜 三审:刘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