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通讯(十八)
发布时间:2025-11-17       内容来源:人文学院        阅读人数:10      责任编辑:陈慧婷 文/图

2025年11月9日下午,第三组全体8位同学与《远去的帆影》作者郑卓雄在瓯江船帮文化博物馆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了瓯江船帮文化,对当时船工的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那段“远去的帆影”岁月产生了更多感悟。



11月10日,第二组同学前往小石门山顶,与侨眷陈奶奶进行了亲切交流。陈奶奶回顾了家族的华侨历史,讲述了子女们在不同国家的旅居经历。谈及后代在职业道路上的多元选择,她言语间流露出理解与自豪,展现了新时代侨眷家庭开放包容的视野和跨国家庭的深厚联结。组员们认真倾听,为我们理解华侨代际变迁提供了生动实例。



11月13日上午,第一组成员再次探访意尔康鞋道研究院,开启了一段多民族鞋履文化之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鄂伦春族的乌拉鞋、蒙古族的蒙靴、拉祜族的草鞋、怒族的麻鞋等各具特色鞋履依次呈现组员们驻足细观,感受不同民族鞋履的差异及其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的历程,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11月14日晚,田野调查接近尾声。指导老师召开总结会议,肯定了各组在调查过程中的表现与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报告撰写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这次实践中,同学深入田野对温溪小城镇工业社会、青田县华侨文化与瓯江船帮文化进行专项调查,收集大量一手资料拓宽了视野,提升了专业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增添了信心。

 

                       【一审:吴稼稷;二审:陈缪;三审:蒋婷婷】